兔元素年俗好物受宠 看年货“购物车”都有些啥?******
随着“兔元素”年俗好物一起装进购物车的还有“家宴”预制菜;身着汉服去拜年,新年穿搭年味儿满满。
今年过年除了回老家,还要“出去浪”——没想到,00后、80后才是恋家的那一批人,70后更愿意出门旅行过年,享受外面的风景。
吃
家乡人带家乡货
年夜饭“一发入魂”
食品类依然是年货消费的主角,电商平台肉类、鱼类的成交量都出现了较大幅的增长,零食水果中车厘子、樱桃成交量较大,金额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前购买再多食材,都是为了那顿一发入魂的年夜饭。 年货节开启以来,肉类、水果、休闲食品等节庆食材的消费都出现了明显增长。
年夜饭的餐桌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比如,很多南方餐桌上会有各种做法的丸子,寓意团团圆圆;基本上家家餐桌上都会有鸡,寓意吉祥如意;鲍鱼、鱼和牛肉则寓意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牛气冲天。年货节期间,鲍鱼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倍,鱼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倍,其他品类也有相当的增长。
此外,近几年,很多人逢年过节必晒菜单,家庭大厨越来越多。现在越来越多的菜品调料、预制菜等使普通人也能轻松做“大菜”。数据显示,年货节成交额最高的菜品调料是火锅底料、酸汤肥牛调料、酸菜鱼调料、麻辣香锅、水煮肉片调料。不少品牌商家、老字号都在线上推出了年夜饭预制菜,搭配好各种菜系和口味,为家宴增加新意。
抖音平台数据显示,超4000款年夜饭预制菜节前上线。做成了年年有鱼锦鲤造型的八宝饭、麻辣鲜香的川味家宴套餐、富含海参鲍鱼花胶的佛跳墙盆菜居于年夜饭美食销量前三。广式名菜猪肚鸡煲汤半成品和胶东花饽饽兔年礼盒也销售颇丰。
团圆年里少不了来自家乡的味道。在众多地方特色风味中,柳州螺蛳粉、河南红薯粉和青岛大虾备受欢迎,销量在年货节期间居于前列。广西沃柑和新疆大枣夹核桃糕紧随其后。
穿
新年要有仪式感
“穿上汉服年味就上来了”
穿新衣、拜新年……今年春节的“新衣”有什么样的新潮流?抖音电商服饰行业通过洞察发现:对于年轻人来说,“年货节”满足的不仅是消费需求,更是热闹喜庆的新年仪式感。
国风汉服品类方面,随着“穿上汉服年味就上来了”话题涌升抖音种草榜TOP6,50多位汉服达人全面参与,多个汉服商家也加入这场新式拜年风潮中。钟灵记汉服、十三余旗舰店、重回汉唐旗舰店等商家,通过主题短视频圈粉无数,又通过掌柜携手KOL出镜拜年直播,实现了沉浸式种草。
热闹的新年氛围下,“是时候秀我的新年战袍了”和“兔年限定穿搭”两大话题引发消费者广泛讨论和关注。千万级粉丝量级的明星、达人紧跟热点,提前分享过年回家“妈见夸”的保暖穿搭、大年初一到初六的不重样装扮等内容,提前在春节场景中展现了汉服、生肖服、保暖内衣、马丁靴等服饰货品的新潮态度。大量网友在话题下主动秀出自己的新年穿搭,相关话题总播放量超过2.4亿。
用
买年货北方人“念旧”南方人“尝新”
“兔元素”年俗好物热销
2023年年货节期间,春节传统习俗的传承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主流,购买年夜饭、传统美食、土特产是“基本操作”,购买春联、年画、剪纸、装饰等提升过年气氛的产品也成了新春“标配”。
孝敬长辈、关爱亲友是另一大消费趋势,七成网友表示会购买孝敬父母的商品,如营养保健品、酒类、糕点等,也有近三成网友表示会购买书籍教育产品等儿童用品;关爱自己、关心家人成为消费的热点话题,在调研中回答所购年货品类与往年的异同时,33.2%的用户表示今年会侧重适老、健康为主的商品。一方面与当下个人及家庭健康管理的趋势相契合,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孝敬长辈的消费趋势。
与回归传统、关爱家人相对应的是手机、数码、潮玩等,以及珠宝、首饰、奢侈品等,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更加看重年货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值得注意的是有14.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老家升级、改造装备,如扫地机器人等产品,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于老家升级改造、孝敬父母长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相比于单纯买买买,人们可能更加看重父母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上的陪伴与满足。
综合多个电商平台数据可看出,南北方人士的年货偏好有着明显差异。北方人“念旧”,六成的北方人选择复购以前的年货商品,而南方人爱“尝新”,超70%的商品都是南方人首次购买。另有60%的人群喜欢分享年货购买经验,分享购物车。
从人群消费趋势来看,90后、00后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能花会省”的一代,他们总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年货。据报告数据显示,同样的钱,00后和90后平均每人买6件,性价比成为年货搜索高频关键词,搜索量超3000万次。
此外,春节背后的传统文化,在年货节期间不断散发生机与活力。日前,有25家博物馆参与到了抖音电商首届“文创年货节·博物馆里过新年”活动,带动储存了千年历史的博物馆,携精美的国潮文创,“火”到了新春市场。
甘肃省博物馆的罐语千年热水袋、河南博物院的伏羲女娲棒棒糖、故宫博物院的兔年春联礼包、江西省博物馆的天工之物明信片和苏州博物馆的手植文藤走进了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为新年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底蕴。
随着农历兔年春节的临近,今年“兔元素”年货备受大众青睐。诸如可爱兔背带红包、春节走马灯立体投影灯笼、兔年大吉一次性迎春纸杯、立体加厚兔年生肖对联等商品,将兔子形象与中国风元素巧妙结合,销售额大增。
行
回家过年或出去浪
机票订单同比增200%
今年春节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回家过年”和“出去浪”!
京东一项消费调研显示,今年有近七成的受访者首选回家过年,还有相当比例受访者计划旅行过年。
今年过年期间南方城市会更加热闹,三亚和云南预计在临近过年会出现多次客运高峰,尤其是空中交通。年货节启动以来机票销售同比增长两倍,北京至东三省、上海至成都、深圳至武汉是热门返乡线路。
除了元旦期间出行的机票,更是有大量大年初一及初七的机票订单产生。机票销售占比最高的目的地城市前五分别为成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果然是唯大熊猫与火锅不可辜负。
除了返乡,旅行也是今年春节的一个特色,而且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调查显示,70后更愿意在过年期间旅行,享受外面的风景。00后、80后才是恋家的那一批人,过年的时候和家人一起享受团聚时光。
数据显示,今年出游需求远远大于往年,而且目的地比较集中,有些热门景点城市可能会再现人山人海的盛况。三亚、丽江、厦门、大理、海口是搜索增速最快的Top5目的地城市,而三亚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目的地。
25岁以下的年轻人特别偏爱去温暖浪漫的海边。北京、四川、广东、河北、上海是前往三亚最多的省(直辖市),而哈尔滨、成都、沈阳、深圳和郑州是最偏爱去三亚旅游过年的城市,前五名中东北就占了两位。
文/本报记者 陈斯
国是访问|全球都在通胀,明年中国能稳住物价吗?******
文/刘文文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企,美欧等主要经济体CPI涨幅明显。在此形势下,中国物价水平备受关注。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当前中国稳物价的成绩如何?较其他经济体有何差别?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这些因素的潜在性冲击?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国稳物价成效显著
国是直通车:当前,全球性通胀越发严峻,尤其发达经济体通胀粘性特征愈发明显。在您看来,当前国内外物价运行水平有何不同?与国外相比,中国稳物价的成绩如何?
郭丽岩:在美欧等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中国持续稳定物价运行的努力与成效令全球瞩目。1-1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一直在1%左右的相对低位。
中国能够维持相对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在当前是十分难得的宏观经济治理绩效,这与美欧等经济体陷入高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以来,美欧等经济体的CPI连创40年来的历史新高,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美国、英国、欧元区11月份CPI仍在7.1%、10.7%、10%的高位运行。此外,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出现了持续的恶性通胀。
国是直通车:今年以来,中国在保供稳价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郭丽岩: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和经验,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首先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不断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地方工作主动性。在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的同时,促进产销衔接,强化主产区和主销区之跨区合作,共担保供稳价责任。产地采购、道路运输、终端配送各环节保通保畅。健全成品粮油、猪肉、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并充实在库,增强储备调节能力。例如,9月份以来,连续多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同步加大投放,促进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其次是基础能源的保供稳价,立足国情,以煤炭为“锚”,构建保供稳价体系,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健全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完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压实各部门、地方和企业保供稳价责任,有力维护了能源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此外,今年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降低启动条件,扩大保障范围,1-11月份,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0亿元左右,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国是直通车:在您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物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
郭丽岩:客观而言,中国在稳物价方面也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外部输入性压力。
尽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品种仍在高位波动。乌克兰危机仍在发酵,国际流动性环境发生变化,主要经济体利率、汇率变化快,国际市场部分区域能源、粮食等供应缺口仍然较大,各种扰动因素交叠,供求基本面偏紧甚至供求错配的个别品种仍有阶段性反弹空间。此外,受不利天气影响,蔬菜等食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
中国稳物价底气能力增强
国是直通车:考虑到上述因素,您认为如何预防这些潜在冲击,防止未来物价发生大幅波动?今年中国物价整体水平将如何?能否有效控制通胀?
郭丽岩:针对上述挑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全链条全过程防范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的能力。
就输入性因素而言,密切跟踪监测预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动向与价格走势。尤其是强化对国际油气、粮食、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加强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和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联动分析,从而为国内分类施策和精准调控夯实基础。
就不利天气等突发事件而言,提升预警灵敏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压实“产供储销”全链条联动责任,强化跨区调运和余缺互济,协同运用各级各类储备进行更加精准的市场化调节。
总体上看,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基础坚实,今年能够实现3%左右的年度CPI预期目标,展望明年,稳物价的底气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先,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产业体系韧性足,市场潜力空间大,能够对冲和化解不利冲击。
其次是中国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和更高质量的支持。
特别是粮油肉蛋奶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有底气、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快盈彩票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