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侦破养老诈骗案件3.9万余起 追赃挽损300余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2022年中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记者17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安机关共破案3.9万余起,打掉团伙4730余个,追赃挽损300余亿元(人民币,下同)。
公安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多警种统筹推进打击整治工作,将打击养老诈骗犯罪作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全力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强化线索摸排,及时发现核查处置相关线索2.1万条;全力破案攻坚,共侦破养老诈骗现案2.8万起。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挂牌督办的60起重大案件和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5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
聚焦保健品类诈骗、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医疗保健器械类诈骗、集资类养老诈骗等突出诈骗活动,警方先后发起四批次集群战役,对29起跨省案件进行集中收网,捣毁诈骗窝点240余个,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公安部把追赃挽损作为检验专项行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全流程同步追赃,多手段支撑追赃,多部门联动追赃,对涉案资金流向一查到底,坚决防止隐匿、抽逃、转移财产,累计追赃挽损300余亿元。
此外,公安部还会同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办案要求,为有序推动专项行动提供重要保障。各地针对打击工作中发现的涉养老诈骗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发出公安提示函5538份,会同行业监管部门先后开展37次联合清理整顿行动,切实补齐短板、消除隐患。(完)
粤政协委员刘勇: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新网广州1月12日电 (记者 蔡敏婕)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而企业是产业创新的最重要单元。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广东佳德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勇建议,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基础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取得明显成效。
在广东,越来越多“小而精”的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目前,广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867家,位居全国第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
刘勇在调研中发现,受疫情影响,各行业的经营受到冲击,但科技创新驱动的企业逆势成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离不开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要支持以创新创造价值,去中心化的多元发展模式。”刘勇说。
刘勇建议,金融机构在通过增加专项债、专项资金适度超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当考虑对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应带动的产业的科技创新进行资金支持,如低碳新能源、生态环境、人工智能、智慧物联、现代养殖业、食品加工、中医药等领域进行精细化和差异化的风险评估和金融支持。
“此外,政府机构应根据经济发展和各行业发展需求,持续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为科技和管理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加强服务配套。”刘勇表示。(完)